2017.06.12
有一種作法是,該照SOP走或是該跟上系統時就一直自創,真的要你生東西出來就拼命抄別人。
2014.06.12
肚子餓了血糖低,over my ketone body.
2013.06.12
Болшевизъм
bolshevism
阿澧答對,這是布爾什維克(主義),意思是多數派,不過這個好像是保加力亞文而不是俄文。重點就是我也不知道我自己在說什麼。
2012.06.13
夢到我的大便太大沒有辦法一次就沖掉,來自非洲的vocal老師Tutu衝過來就要搶馬桶用,我趕快蓋住說Sorry我要沖第二次,他露出不解不悅的臉色問,為甚麼要沖第二次呢那麼浪費?面對一位優雅的女士,我居然在夢裡用英文回:Because my baby is still here.
2012.06.12
清完淹水的藥局才發現忘記拍照了,可以再淹一次嗎?
2017.06.13
Change the World 好像是跟 Mercy, Mercy, Mercy 借梗的喔喔。
2011.06.13
今天向cellwall炫耀明天要去吃Hana的時候講太快講成我明天要去吃Harnalidge。
2014.06.14
天然蛤精不加水,整鍋蒸一碗,回家一天喝三碗。
2014.06.14
反核是人生的道理。
2013.06.14
第一次當婚禮伴奏的夫婦的小孩已經要上幼稚園了。
2013.06.14
今天搭公車二五一號322-FP剛好是音樂列車,播放的是有版權的爵士樂。
2015.10.02
新竹客運 2300
豪泰客運 0100
阿囉哈 0300
2015.07.15 Vultures
2014.05.01 Lacey Chantry
2014.01.16 Hans Leygraf
2014.06.30 瓦解藥師
有人問我:如果我是醫師,我會怎麼想辦法瓦解藥師凝聚起來強調醫藥分業單軌制的力量?
我的答案是:放假去。大家一起放假去。
如果我是醫師,一旦大量的放假,勢必造成藥師人力需求的減低。相對忙的時候就看報表,相對不忙的時候就來現場看感覺,根據個人經驗,把眼睛閉起來做事是身爲主管的起手式。如此一來,我的放假就會讓對方主管先想到減少人力,而不是趁空檔調整腳步,這樣勢必造成執行面跟主管面的對立,就沒有心思想什麼單軌制了。
真想放假啊,不知道這個策略有沒有用。如有雷同,純屬虛構。
2017.04.08
壞天氣做什麼都不對,好天氣做什麼都浪費。
2015.04.08
標準答案就是最爛的答案。
2015.04.08
看完昨晚的第二屆自拍大賽後,覺得可以放心把時代交出去了。
2013.04.08
不過我已經忘記十七歲的我怎麼定義激情的了。
2010.04.08
「我的悲傷經不起考驗」──我的快樂需要人提醒 /鯨向海
2018.02.28
我還是講一下好了,關於每年一次的二二八:
如果事實可以擺在眼前,那就不需雄辯。但我們都沒有時光機,當然無法知道事實當初如何發生,也不知道事實的規模。每年一次紀念放假,不管你要做什麼都是可以的。這個紀念日就是讓經歷過二二八的人、聽說過二二八的人能夠為這個事實再反思一次。甚至是完全跟二二八沒有關係的人,至少、有這個機會對此產生思考。就是這樣而已。
這個思考,可以讓真相越辯越明。如果都不去做這個思考,就會被比你有心的人模糊了事實。為了你自己不要被這種另一個程度上的詐騙所騙,你不是應該要更去瞭解他嗎?
這個紀念日不管有沒有放假,你都可以選擇你要做的事:加班、在家睡覺、看電影、爬立法院的圍牆、參加共生音樂節、看一本書、上網吵架、上網模糊已被模糊的事實。都可以,因為這是言論自由的國家,你不會因為這樣被警察抓走,不會因為這樣被消失,不會因為這樣突然有人來查水表。
你要把他看成純屬虛構也可以,那被打傷的林江邁從一開始就不存在,這個國家具有創造七十年份的虛構史實而毫無破綻的能力。
你要把他看成政治抹黑也可以,那1995年國民黨的李登輝為此首度道歉並設立紀念日,這個政黨會因為指控而心虛隨便道歉交代一下。
如果你選擇相信你的信仰,那你可以繼續隨之起舞,每年就喊聲不要再吵了,這是政治抹黑,這是國家空轉,研究這件事情的真相還不如拼經濟。那你就會因為拼經濟而去排衛生紙,而來製造另一場紛亂。
如果你選擇相信事實,那你就要不斷對眼前的資訊質疑,包括你認知裡吻合與不吻合的都要質疑。連2008年來參加台灣二二八正義無敵音樂會的宇宙塑膠人,一個改變捷克歷史的樂團,都要去質疑這段歷史是神化還是神話。
只有選擇視而不見,才會讓你自己被、視而不見。
2018/1/14 10:11
有那麼多事情長大就不能做,那長大滿不划算的。
2018/1/2 01:39
如果這世界沒有我也不會停止轉動,那為什麼有那麼多事情都要穿過我的身體。
2013年4月4日 0:50 · 台北市 ·
在太空船上吃飯跟上班時吃飯,一樣的地方是出發前就差不多都知道要吃些什麼了,而且沒什麼好選的。
不一樣的是,在太空船上不會吃飯吃一半有外星人來敲門問東問西,而上班的時候會有。
2015年4月4日 21:30 · 台北市 ·
月亮安安,給虧嗎?
2016.05.24
何謂「思辨」(speculation)?
思辨即純粹思考,英文字源於拉丁文speculari,意為反省、探詢、及發微探隱。就哲學而言,思辨是一個解釋心靈思考其本身或精神方面,即先驗的直觀;另一說是抽象的論述;再一種解釋是借助概念進行理論性思維,以理解各個範疇的整體。
思辨原是指出現於邏輯思維過程中接近完成的階段。後來固定用於哲學、科學及數學裡,明顯表現於理性主義(rationalism)中。理性主義以為理性是人類最基礎、最可靠的思辨能力,以求真知。知識來源並不依賴感官經驗,只有理性才能提供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可靠知識。17世紀法國哲學家笛卡兒(René Descartes, 1595-1650)認為理性本身所固有的「天生觀念」(innate ideas)乃是知識的泉源,真理的標準亦是清楚而明晰的觀念。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Benedict Spinoza, 1632-1677)認為只有排拒感官認知,通過理性的直觀,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質,獲得真確的觀念。德國哲學家萊布泥茲(G. W. Leibniz, 1646-1716)提出「天賦原則」,否認知識的客觀因素,否認知識來自感覺經驗,認為只有經由理性的推理才是普遍的和必然的知識。
在德國哲學中,思辨發展到巔峰狀態。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認為思辨是在純粹理性的,亦即沒有經驗對象的範圍內進行的哲學推論,理性是最高的認識能力,能把經由感官所得到的知識綜合成最完整的體系。理性又以絕對的統一體,即先驗理念(世界理念、靈魂理念、上帝理念)為對象,除了時空直觀形式和12範疇(康德把邏輯判斷分為12個部門,每一部門都與人類理解的一種功能相對應)外,沒有其他認識工具能讓理性把握絕對的統一體。菲希特(J. G. Fichte, 1762-1814)認為「自我」(ego)是唯一的實在(reality),不但是理性,同時也是純粹抽象的思維主體。黑格爾(G. W. F. Hegel, 1770-1831)視思辨的哲學推論與自己的哲學方法相同,並且認為思辨是從純粹概念辯證推出客體;並繼康德、菲希特之後,提出「絕對精神」(the absolute spirit)為宇宙的本質和萬事萬物的實體,是一個具有創造性、處於變動發展過程中的主體。「絕對精神」的發展過程經歷了邏輯階段、自然階段、精神階段。這三個階段就是「絕對精神」產生自身、發展自身、回歸自身的過程。「絕對精神」既是客體又是主體,既是存在又是思維,所以本質上,黑格爾哲學是一種典型的思辨哲學。
【資料來源】劉貴傑(2000) 。思辨。載於國立編譯館(主編),教育大辭書(五)(頁182-183) 。台北市:文景。
2011.06.15
同時擁抱人群與孤獨。
2010.06.15
還以為太累看到菩薩的幻影,沒想到是真的。
2010.06.15
上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