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17日

日夜顛倒

  就是那一陣子--前一陣子明明該過嚴謹的生活以達到當時的目標,卻更變本加厲的往相反方向走去的夜半糜爛生活時--,老是想著當時的目標如果達成,就可以,也一定要再過過我自己所謂大學生的生活,或大學生的作息。有時候也會把它叫成學生的生活,就不是非得大學生不可。

  可是那種生活呢,擺明了常常在過。即使是那時候「如果達到目標就可以了」,就一直沒有改變地過著那種生活,越是不應該的時候越是那樣過著。這樣說起來到底該說是「那種」還是「這種」,還真不知道如何拿捏。

  想想不管是在哪個時期,每一段確定自己過那種生活的時期,比較起來並沒有共通之處,也就是說一段一段的來,不管忙不忙,不管到底為了什麼或不為了什麼。對我來說是自然而然的,非常自然而然的。

  即使我自己也很清楚,那樣作息很沒效率,也只是騙騙自己好像比別人多了那些時間,在黑暗中前進,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的做些什麼。更多的是其實什麼也沒做,只是靜靜的誤以為完成了些什麼,只是享受著那樣的時光,卻不知道自己享受了哪些。也可能是不能說的那些。

  那樣的生活,也很明顯的會讓自己很心虛,要是有哪些事情因此拖到了,或拿不出自己也覺得夠好的成果,就會很心虛的不知道該怎麼交代。一向也不是很喜歡聽理由的,當然也不太喜歡找理由。有一度,也常常,認為那種生活可以找到屬於自己的時刻,不能過那種生活時,還會懷念著所謂曾經屬於自己的時刻,認為在那種特地的時間裡可以找些只有當時可以找的東西。就算已經是那樣,還會以為自己不是那樣,而繼續懷念著那樣。

  如果這樣是徹底的明確的毫無建樹,那就可以肯定地否定它。偏偏就是它曾經帶來些什麼,讓我止不住的懷念,在不是很能夠清醒的時候,不小心就被它帶走了。想著自己曾用這種理由數落過自己最親近的人,真想拍拍過去的自己的肩膀說,那麼你來教教我該怎麼做吧。

  有更好的作息,更適當的時間可以做更適當的事情,比較容易達到某些目標,似乎有更正面的力量。這種更好的作息,比較容易更有信心的作息,唯一的難處就是不要再去過那種生活。

  也很明白這兩個極端之間我該怎麼做,一時間還沒有辦法具體的言簡意賅的描述出來。總之我覺得可以做到,快要結束的這段珈琲時光之前,就必須準備好。否則逼緊之後的結果,將可以預見會失去那些,自己視為寶貝的,甚至可能只是垃圾般的東西。

  珈琲時光是歐洲的大鳥告訴我的一部片,據說是描寫怎麼面對人生中的空白。還沒看過這部片,但是就算我前陣子還不知道該如何安排,我根本就會做著自己血肉中帶來的東西,就算不做,所有抽象的具體的事物也都把我推向那些方向。這部片名的正確寫法也不太確定,為了保持它從裡而外該代表的,就這樣直接按照她信裡的寫法寫成它該有的樣子。

  而簡單的說,這些文字的目的就是要說,我的珈琲時光就是過著那種生活。可以的話就有點不太想了,比以前任何一次這麼想的時候,都還要多了那麼一點不想。這樣為了某些放縱把其他的事情當作理由根本沒有兩樣,在哪個層面都一樣。

  珈琲時光,或那種生活,寫到這邊才確定該給這篇文章什麼題目。它卻是這麼簡單的代表著我想說的事情,比被貓玩亂的毛線還要糾纏的事情。簡單到只能啞然,常常做著繞遠路的事情,最後回來到最原始最簡單的部份。

  我似乎故意讓用字遣詞保持著不應該有的缺陷。否則不再用手寫的最近,可能會被可以方便修改的現在,弄的一點也不像自己。就當這是偷懶的藉口,可能會更輕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