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0日

狂歡之後

依然是在混亂之中出發,照慣例地,一如往常地。

好像還是全部擠在一起,比較像我,自己。

而說是出發,不如說是逃走。如果我不逃走,這一切似乎永無止盡地....什麼。

說是要轉換,要沉澱吧。所以也不急,準備好再出發吧,休息夠再出發吧。但,那個「什麼」好像從不放過我。連續幾天都睡晚了,本來都沒想到沒注意到的都出了問題。想要讓身後/往後再更沒煩惱一些,想動手整理好再走的那些,問題一一浮現。換好擱置已久的燈泡燈管之後,連門口的燈也壞掉了。延後兩天的出發,天氣也開始差了,才剛出發一個小時就被迫全副武裝,至此淋了兩天的雨,大概只有兩小段的時間沒有下雨,沒有淋雨。

那個什麼,好像真的不放過我不讓我走。我也從來沒有一天迷路那麼多次過。應該沒有,真的沒有。也許是有跡可循,可以解釋。也許是宇宙,也許是冥冥之中。現在的我,寧可偏向相信前者。習慣的逆時針方向,突然換成順時針方向。路與路改的交錯,讓我找不太到路,無法一直保持前進,想要一直前進就一直遇到紅燈,想要休息時就一直遇到綠燈,甚至根本就沒有燈。

這些事情在這些時間內,被完成的節奏,簡直就是一種狂歡。不顧一切的進行著,前進著。在我沒有注意到時,不斷地轉移、分散我的注意力。在我面前,偷偷地把一切都偷偷地完成。在強烈的燈光跟節奏下,在絢爛奪目的彩帶跟亮片下,偷偷地完成。偷偷地偷走一些我的東西。

確實我是多了一些現實的考量跟連結。要說究竟有多久,又可以說大約是十年的時間。要說的精確一些也可以,也是可以的。在某個覺得事情不太對勁的時候,發現了「失去主體性」這個說法,好像完全說中了我的狀況,好像也就接受了這個說法,好像也就讓他去了,沒有特地去改變些什麼。確實我是多了一些現實的考量跟連結。到底是什麼時候變成所謂可以信賴的人呢? 即使我還是不太習慣。什麼時候我開始變得想把一切標準化呢?雖然這個傾向回頭想想總是有跡可循。這就又回到,做什麼事情,才是真正有益有幫助的。沒有完成的作品/沒被寫出來的作品才是最完整的?不知不覺中,很幸運地,最先被完成的,居然是最討厭的工作的這方面的事。看似是為了這段努力排出來的時間,反而往前往後排擠了許多許多的時間及壓縮。看似是為了這段努力排出來的時間,而開始在這半年內,打開了一道門一個開關似的爆發,努力的做。事實上發現兩年前剛開始的時候就一直在做了。為了把這些阻擋著我的完成,才能好好地坐我真正想做的那些,逐漸變得忘記/只記得要把這些好好地完成。變得沒有時間來做真正想做的那些,變得有時間來做真正想做的那些時,已經忘記到底要怎麼做了。這些不顧一切的前進著,簡直就是一種沒有明天的狂歡。

前陣子,為了現實和健康的考量,開始找尋、物色家具,以及椅子。曾幾何時,我是會因為剛好房東就沒有附上家具,藉故試試看少了一些東西,人的生活到底會變成什麼樣。這些真的是聊天或是寫作的好材料。確實我是多了一些現實的考量跟連結,連寫作的內容都跑不了這些,就算是要像加上濾鏡似的寫成我本來(以為的)樣子,也要花不少功夫。──總之當時發現原來沒有椅子,就會一直坐在地上,所以沒有兩三天就去買了椅子。

為了找一張好的椅子,前後也花了許多功夫。即便如此,到最後還是可以找到可以挑剔的地方。而我們在街上、路上走累了,會覺得那張椅子好好坐。而我們穿戴整齊,穿最好的厚的鞋子,會覺得那張椅子好好坐。而我們看了華麗的說明和介紹,會覺得那張椅子好好坐。但是帶回家之後,隨著時間越來越久問題就慢慢浮現。家跟人不也是如此?越是必須經得起續航力的考驗,就越經不起續航力的考驗。不管是挑了如何水平、如何軟硬適中、如何符合身材的高度──甚至是找了相對少見的半背式可以伸展胸椎。只要是坐久,怎麼樣都會腰酸背痛什麼什麼的,終究是必須站起來休息,終究是必須換個姿勢做事。也許主觀上還是有不適合某個人的椅子,甚至有的不符合主流要求,但大致上是如此的。椅子的隱喻/暗示,在家跟人上面好像又更強烈,而且沒有標準答案。沒有華麗的說明和介紹,更必須經得起續航力的考驗,又更經不起續航力的考驗......。

黑暗中已經接近了,想的清楚又怎樣? 清楚又怎樣?

模糊又怎樣?

我們總在一些場合,或是旅程中,遇到一些志同道合,覺得彼此真是太棒了的朋友或是對象,甚至可以是忘年之交。這些人們其實跟我們過煩了的日常的生活裡的那些人,就是相同的人,就是一樣的人。他們就是討厭的客人,就是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就是亂丟垃圾的人。如果真的可以完完全全是不同一群人,那麼世界上的人早就滿了出來,山上會沒有地方可以長樹,海浪裡面也會不停地翻動著一些....。

所以我到底跑來這裡幹嘛? 每次出門我好像都在問自己相同的問題,每次我都覺得甚至我並不適合出門。來的路上又冷又下雨,簡直就跟我想逃離的地方一樣,甚至還無處可躲。到了下午,甚至連垃圾車的聲音和狗叫也都一樣....。會不會是少了那些必須互相挑戰續航力的人和事? 有時候我也覺得我好像有答案,有時候又覺得答案好像一點屁用也沒有,遇到彼此排斥的時候還是先解決對方吧,就忘了要解決自己,要解決自己的事情,解決自己才是根本的作法。我覺得好像知道答案,也看得到如果不這麼做其實也不會不行。差別在於你是不是你自己,差別在於你知道了書寫與無謂之後還會不會去做。

所以我到底跑來這裡做什麼?昨天小花問我,你幹嘛你?我覺得一切好像很清楚,同時又很模糊。本來想跟他說因為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但是這樣聽起來就是一副本來就知道方向的樣子...。就像我的嘴吧,也確實會讓我寫東西寫得不好,但是真正的意思是如何,都是知道的。於是,這兩種講法都無法完整表示心中的想法,所以最後變成我幾歲,我這個年紀沒有人要跟我打工換宿了啦,我的吉他之類的,云云。

我知道我自己來這裡做什麼。我給了自己一些創作的壓力,我來找開關跟peak,開關打開了之後會有peak,但我還不知道如何打開開關,也不知道peak是什麼。也許我不見得真正需要開關跟peak,但是那種程度顯得在....?在這一年內出現好幾次,讓我很好奇。也許我真的抓的到,也許真正要抓的時候也一點屁用也沒有。

當然,會中斷我的那些人事物基本上在這裡不存在,就像我曾經說的我的作息循環超過24小時,不知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有時候我在心裡也是有點訕笑,在描述這些事情的這些人的這些階段,但終究我是有點羨慕的,不然我也不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由有了些創作的壓力,也就有了時間的壓力,終究也不是沒有盡頭。看起來是滿清楚的,所以在黑暗中,經過了一些以前經過的,或是第一次想見的,都還是讓他們先經過吧。儘管可能心中的綠路,可能就像黑暗中的十字架,再也沒有回去的機會,也想像可能擺脫哪些像車上放的,就算是看小說也好,看電視也好。至於要不要補課式的書寫一些,東西,卻不是很確定。書寫的過程或許有幫助,但書寫的內容又不盡然,整體來說又滿花時間的。像是今天,大概寫了五個小時,跟這趟出門一樣,真的是很奢侈又珍貴的。

就像第一句話總是最難的一樣,最後一句通常也很困難。

但是,那麼,就先這樣。

Inferiority / superiority / pure / comprehensive

Positive / negative

說走就走,不然只是浪費時間。疲倦來自沒有做完的事。一直以來好像都是過去的自己在教現在的自己該怎麼做。我好像做了很多事,但一直都繞著那件沒有做的事,做來做去就是不去做他。

雖然我覺得好像有一個自己老是說過不去的坎,但是如果全力去做,早就做完了,是不是早就做完了。

Overdosed / balanced

我好像也沒有時間感傷了,一直回頭看的動作也一直在desensitization,所謂的沈浸式,好像又有一個有效率的賞味期限,幾個小時左右。平均的分配、被動的減法人生。

什麼樣的要多久才會慢慢進入狀況,花了多久。心裡還有很多事情,其實心裡還是很慌。時間不夠用,還在想後面的銜接。

什麼都必須馬上,身心俱疲。

其實很多我答應你們的事情都超出我自己的能力範圍,如果我跟你說不,那真的是真的,真的剛好不行這樣而已。

也許大家都一樣。

來這裡想了很多,放掉的更多,花了很多超乎想像的多的時間才進入狀況。還是捨棄掉很多事情,然後選擇了一到兩件最重要最想做的事情,然後時間就還是不太夠。

看每年的回顧,擔心的都是一樣,放不下的還是一樣,沒有解決的,依然沒有解決,真真正正的徒增馬齒虛度光陰。

說走就走,不然只是浪費時間。疲倦來自沒有做完的事。一直以來好像都是過去的自己在教現在的自己該怎麼做。

一直在desensitization的,生活也一樣,看什麼都一樣,恐怖片也一樣,搞笑片也一樣。回頭看的那些也一樣,週期越來越短。

有時候,連停下來看,停下來回頭看的時間都沒有,有明知看的話效果真的也不好,就一直一直p經過,在黑暗中經過。

變得,不再那麼撕心裂肺。

大家應該也都一樣,太overdose,到這邊也不對,到那邊也不對,只好假裝什麼都對,在這邊假裝是鳥類,在那邊假裝是哺乳類的,都對。

去遠方的友人,無法再過我這裡的生活。小心翼翼的考量著玻璃,討論著那孤獨感和剝離。雖是遠方旅居歸來的友人,而在同一個地方流浪的,顯得更是風塵僕僕。

相較於當初大概花了一個禮拜才比較進入狀況、那些吵雜的聲音啊,我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的要花多少時間才會再進入,什麼狀況。

迷路,迷路這麼多次。相較於一直趕走我讓我逃走的那些,這是不是在告訴我時間其實還沒到。

那為什麼在無法超越的,狀況尤其差,之下,之後,又會有島嶼病呢。

我們多的是什麼座標象限、三張桌子、五選三、番茄時鐘等等時間的管理法,或說是把自己四分五裂的方法…與其有這些管理法,不如趕快發明時間跳耀法,不如趕快發明宇宙航行法。

噪音,傾斜/白河時期看起來顯得珍貴,但沒想過會那麼珍貴,以致於至今還是很常在裡面汲取能量。

逃不出那噪音。

魔幻,一開始就像是要結束,時間的尾端發散。

海浪聲,甚至是不會停下來的。但海浪聲畢竟是海浪聲。需要更乾燥更溫暖的地方。

也沒有那麼魔幻,有了之前背後的現實一直拉住我的經驗,我想盡辦法排除了,卻還是不斷的被動被拉扯住。

浮躁是一首歌嗎?島嶼病,Stage 2。

喜歡看著地圖的,可能不是只有特攻隊而已。18,28,38,同一句看不懂謝謝的一個形式。50mm,手動。追求一個不存在的東西和狀態。完美本身並不完美。

It’s not a question but a problem

There’s no answer but a solution

Scrambled egg how I love your leg

Mamalade oh I can’t forget your face

一無所有的生活。

到處跟人家說我要寫歌,很奇怪。但可能也就像讀書考試看書一樣,你可以在摩斯,但終究適合並能理解的場所還是少了一些,也許也只是搭配跟刻板印象。

當我說衝的時候就有人跟我說順走,當我想順著sign的時候就有說fight,還在流浪的人無法理解為何我要回家,待在家裡的人無法理解為何我還要逃。

現實,與夾縫,巨大的隔閡。

也許只有我這樣。

想起了很多事情,才發現忘記了很多事情。

那時還沒有攝影──從什麼時候開始算,還沒有貓,還沒有開始旅行,還沒開始寫很多東西,還沒喝過熱的咖啡,沒有奇怪的3C,上網只會看少少的奇怪的東西,可能還沒有搖滾樂。只有學校跟課業,只有吉他跟吉他。

坐在這裡想事情的我,在人家眼裡只是一個怪人而已。

為什麼這裡聲音很多,卻一直顯得很安靜。

那時候只有,沒有後來,也沒有,什麼的。

躺在海邊生著病的我,在人家眼裡只是一個怪人而已。繞了大半圈,最後只有那稍縱即逝的幾分鐘,被海浪帶走的沙。

花了大半年的努力找了幾個空間,繼續浪費了一些時間,只是跟預期的不一樣,但是跟想像的都一樣。

看到這裡要跟你說聲文長慎入,寫了十個月的生日文你可以再說聲生日快樂了。

2022年10月6日

理由

我經過了經過 多等了一秒鐘

卻錯過早開的列車 讓你要離開我


我放縱了放縱 少等了一秒鐘

就來不及說出反悔 讓你轉頭就走


當你們都喜歡了 昂貴的玩具

無論浪費多少自己

用不值錢的衝動 換到傷害的話語


當你們都厭倦了 廉價的默契

寧願相信只剩懷疑

連說出簡單的委屈 都要花盡全部的力氣


我退縮了退縮 多等了一秒鐘

卻錯過盛開的花朵 說你要離開我


我擁有了擁有 少等了一秒鐘(卻忘了要回頭)

原來你要離開我不用理由

2022年10月5日

誰說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唯一結局就是無止境的等
是不是不管愛上什麼人
也要天長地久求一個安穩

噢噢 難道真沒有別的劇本
怪不得 能動不動就說到永恆

誰說愛人就該愛他的靈魂
否則聽起來讓人覺得不誠懇
是不是不管愛上什麼人
也要天長地久求一個安穩

噢噢 我真想有那麼的單純
不可能 難道真沒有別的可能 這怎麼成

哎~我不要安穩
哎~我不要犧牲

誰說愛上一個不回家的人
唯一結局就是無止境的等
是不是不管愛上什麼人
也要天長地久求一個安穩

噢噢 難道真沒有別的劇本
怪不得 能動不動就說到永恆

誰說愛人就該愛他的靈魂
否則聽起來讓人覺得不誠懇
是不是不管愛上什麼人
也要天長地久求一個安穩

噢噢 我真想有那麼的單純
不可能 難道真沒有別的可能 這怎麼成

哎~我不要安穩
哎~別希望我會愛的滿身傷痕
哎~我不怕沉淪 一切隨興能不能

浮躁

九月裡平淡無聊

一切都好只缺煩惱

2022年10月4日

休息

其實我很想休息,受傷或生病或死亡,都好。

不過受傷跟生病我已經有了,還是不能休息,那就剩下死亡。

可是我不能死,所以還是不能休息。

2022年10月3日

我要用什麼方式留你

若妳告訴我 花開的時後 將要離我而去

我便會早起 趁妳不注意 摘下所有美麗

和妳交換妳的心 妳的憂鬱 灰灰的天色裏有我的心意


若妳提醒我 夜深的時候 將要說個結局

我便會點燈 趁妳不注意 點滿所有暖意

和妳交換妳的心 妳的憂鬱 輝煌燦爛裏 也有我的心意


我要用什麼方式留妳 我要用什麼方式才能留住妳

妳大概猜不出 我的心急 和無法解釋清楚的荒謬道理

坦白

我原來以為幸福的標準是一樣

不用存太多的錢也可以有夢想

雖然花的時間會比別人長

貧窮的日子我們也都堅強


我已經記不得妳最後的模樣

妳側著身讓頭髮遮住了臉龐

曾經妳的溫柔躲在我的胸膛

曾經我的身上都是妳的香


妳變得不能再對我坦白

妳學會欺騙去面對現在

可是我沒有錢

可是我沒有變

可是我以為妳都看得見


我變得像不懂事的小孩

求一個妳不肯給的依賴

只是我沒有愛

我什麼都不愛

我怎麼看不見我的未來


早知如此

我又何必坦白

2022年10月2日

發暈

你給我一種感覺

奇特的感覺

一時之間我遺失了語言

除非是「三月不揭的春帷」

才讓我留下足以釀酒的眼淚


LumBaLiBalei


你笑的一廂情願

絕版的明信片

恍惚置我於諸神的紀元

誰不在等待他的貝德麗采

清秀的佳人在日落盡處重現


如果你柔情的雙眼懸掛在天邊

我願是容納你筆直光線的深邃

即使在世紀末以前極短的時間

我也要散盡所有力氣雄雄為你搏一回


你讓我發暈發到了最高點

(你讓我從早到晚瘋瘋癲癲)


你給我一種感覺

肯定的感覺

燃燒在黑夜裡的火焰

若非是源自靈魂歡悅的噴泉

我不會牛飲愛情甘美的滋味

2022年7月11日

蟲寄

在我開始騎著單車認識這個城市的年紀,漫畫的劇情剛進行到魔界大門即將要被打開的時候。

想的起來的時間我幾乎是不停的穿梭在每條街道,以致於再次回到這裡時對於街道的相對位置都近乎反射,以致於這裡對我來說就是蟲寄市的投射。

「這是個死氣沈沈的城市,陰森森的,也沒什麼娛樂。」

小時候我也覺得我是幽助,長大以後卻覺得我可能是仙水。

「所有的人挖墳墓,我們七人挖洞穴。」

我有個從小就認識的朋友,總覺得他的運氣不太好,總是遇到些重大的事件。我很想幫點什麼,卻總覺得我沒幫到什麼忙。

與其說是聚沙成塔去幫助一個遙遠的地方的不認識的人,我總覺得不如幫助一個身邊的朋友。

有時候會覺得沈重的使不上力,有時候會覺得那個聚沙成塔也許只是沒有直接感受到那份沈重而已。

反而是朋友經常幫助我很多,把自己交給他可以完全放心,甚至很多時候是把他自己交給他可以完全放心。不需要我幫忙,同時也幫不了忙。

「如何?」『這裡的表現方式有點奇怪。』PM 11:00 

 「好了!我差不多該走囉!」『哦!拜拜!』AM 1:00

這次他又遇到重大的事件,我想他如果平安歸來,我們就來搞一個像幽助那樣的拉麵攤好了,只是可能會更累就是了。

「你只管睡吧,我會把你的靈魂叫起來。」….算了,這句台詞好像很不吉利。

2022年1月8日

狂歡之後

依然是在混亂之中出發,照慣例地,一如往常地。

好像還是全部寫成擠在一起,比較像我,自己。

而說是出發,不如說是逃走。如果我不逃走,這一切似乎永無止盡地....什麼。

說是要轉換,要沉澱吧。所以也不急,準備好再出發吧,休息夠再出發吧。但,那個「什麼」好像從不放過我。連續幾天都睡晚了,本來都沒想到沒注意到的器材都出了問題。(機瘟?) 想要讓身後/往後再更沒煩惱一些,想動手整理好再走的那些,問題一一浮現。換好擱置已久的燈泡燈管之後,連門口的燈也壞掉了。延後兩天的出發,天氣也開始差了,才剛出發一個小時就被迫全副武裝,至此淋了兩天的雨,大概只有兩小段的時間沒有下雨,沒有淋雨。

(所有的裝備都很不順手)

那個「什麼」,好像真的不放過我不讓我走。我也從來沒有一天迷路那麼多次過。應該沒有,真的沒有。也許是有跡可循,可以解釋。也許是宇宙,也許是冥冥之中。現在的我,寧可偏向相信前者。習慣的逆時針方向,突然換成順時針方向。(出宜蘭跟花蓮都迷路) 蘇花與蘇花改的交錯,讓我找不太到路,無法一直保持前進,想要一直前進就一直遇到紅燈,想要休息時就一直遇到綠燈,甚至根本就沒有燈。

狂歡之後。這些事情在這些時間內,被完成的節奏,簡直就是一種狂歡。不顧一切的進行著,前進著。在我沒有注意到時,不斷地轉移、分散我的注意力。在我面前,偷偷地把一切都偷偷地完成。在強烈的燈光跟節奏下,在絢爛奪目的彩帶跟亮片下,偷偷地完成。偷偷地偷走一些我的東西。

確實我是多了一些現實的考量跟連結。要說究竟有多久,又可以說大約是十年的時間。要說的精確一些也可以,也是可以的。在某個覺得事情不太對勁的時候,發現了「失去主體性」這個說法,好像完全說中了我的狀況,好像也就接受了這個說法,好像也就讓他去了,沒有特地去改變些什麼。確實我是多了一些現實的考量跟連結。到底是什麼時候變成所謂可以信賴的人呢? 即使我還是不太習慣。什麼時候我開始變得想把一切標準化呢?雖然這個傾向回頭想想總是有跡可循。這就又回到,做什麼事情,才是真正有益有幫助的。(沒有完成的作品/沒被寫出來的作品才是最完整的?) 不知不覺中,很幸運地,最先被完成的,居然是最討厭的工作的這方面的事。看似是為了這段努力排出來的時間,反而往前往後排擠了許多許多的時間及壓縮。看似是為了這段努力排出來的時間,而開始在這半年內(打開了一道門一個開關似的爆發)努力的做。事實上發現兩年前剛開始的時候就一直在做了。為了把這些阻擋著我的完成,才能好好地坐我真正想做的那些,逐漸變得忘記/只記得要把這些好好地完成。變得沒有時間來做真正想做的那些,變得有時間來做真正想做的那些時,已經忘記到底要怎麼做了。這些不顧一切的前進著,簡直就是一種沒有明天的狂歡。

網路簡直是全人類的意識集合。

前陣子,為了現實和健康的考量,開始找尋、物色家具,以及椅子。曾幾何時,我是會「藉機」剛好房東就沒有附上家具,試試看少了一些東西,人的生活到底會變成什麼樣。這些真的是聊天或是寫作的好材料。確實我是多了一些現實的考量跟連結,連寫作的內容都跑不了這些,就算是要像加上濾鏡似的寫成我本來(以為的)樣子,也要花不少功夫。──總之當時發現原來沒有椅子,就會一直坐在地上,所以沒有兩三天就去買了椅子。

為了找一張好的椅子,前後也花了許多功夫。即便如此,到最後還是可以找到可以挑剔的地方。而我們在街上、路上走累了,會覺得那張椅子好好坐。而我們穿戴整齊,穿最好的厚的鞋子,會覺得那張椅子好好坐。而我們看了華麗的說明和介紹,會覺得那張椅子好好坐。但是帶回家之後,隨著時間越來越久問題就慢慢浮現。「家」跟「人」不也是/何嘗不是如此?問題在於這個「久」字。越是必須經得起續航力的考驗,就越經不起續航力的考驗。不管是挑了如何水平、如何軟硬適中、如何符合身材的高度──甚至是找了相對少見的半背式可以伸展胸椎,問題還是在於這個「久」字。只要是坐久,怎麼樣都會腰酸背痛什麼什麼的,終究是必須站起來動一動(休息),終究是必須換個姿勢做事(也許是買個升降桌)。也許主觀上還是有不適合(某個人)的椅子,甚至有的不符合主流要求,但大致上是如此的。椅子的隱喻/暗示,在「家」跟「人」上面好像又更強烈,而且沒有標準答案。沒有華麗的說明和介紹,更必須經得起續航力的考驗,又更經不起續航力的考驗......。

黑暗中已經接近了,想的清楚又怎樣? 清楚又怎樣?

模糊又怎樣?

我們總在一些場合,或是旅程中,遇到一些志同道合,覺得彼此真是太棒了的朋友或是對象,甚至可以是忘年之交。(可是)這些人們其實跟我們過煩了的日常的生活裡的那些人,就是相同的人,就是一樣的人。他們就是討厭的客人,就是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就是(亂丟垃圾)的人。如果真的可以完完全全是不同一群人,那麼世界上的人早就滿了出來,山上會沒有地方可以長?,海浪裡面也會不停地翻動著一些...不好看的畫面。會有好一點的結尾嗎?如果獨立一篇。

所以我到底跑來這裡幹嘛? 每次出門我好像都在問自己相同的問題,每次我都覺得甚至我並不適合出門。來的路上又冷又下雨,簡直就跟我想逃離的地方一樣,甚至還無處可躲。到了下午,甚至連垃圾車的聲音和狗叫也都一樣....。會不會是少了那些必須互相挑戰續航力的人和事? 有時候我也覺得我好像有答案,有時候又覺得答案好像一點屁用也沒有,遇到彼此排(斥?)的時候還是先解決對方吧,就忘了要解決自己,要解決自己的事情,解決自己才是根本的作法。我覺得好像知道答案,也看得到如果不這麼做其實也不會不行。差別在於你是不是你自己,差別在於你知道了「書寫與無謂」之後還會不會去做。

所以我到底跑來這裡做什麼?昨天老闆娘問我,你幹嘛你?我覺得一切好像很清楚,同時又很模糊。本來想跟他說「因為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但是這樣聽起來就是一副本來就知道方向的樣子...。就像我的嘴吧,也確實會讓我寫東西寫得不好,但是真正的意思是如何,都是知道的。於是,這兩種講法都無法完整表示心中的想法,所以最後變成我幾歲,我這個年紀沒有人要跟我打工換宿了啦,我的吉他之類的,云云。

我知道我自己來這裡做什麼。我給了自己一些創作的壓力,我來找開關跟peak,開關打開了之後會有peak,但我還不知道如何打開開關,也不知道peak是什麼。也許我不見得真正需要開關跟peak也可創作,但是那種程度顯得在?留?。在這一年內回?捲?道具?出現好幾次,讓我很好奇。也許我真的修?的到,也許真正要抓?的時候也一點屁用也沒有。(以及就是思考,接下來的人生該怎麼走。)

當然,會中斷我的那些人事物基本上在這裡不存在,就像我曾經說的我的作息循環超過24小時,不知什麼時候變成這樣的。有時候我在心裡也是有點訕笑,在描述這些事情的這些人的這些階段,但終究我是有點羨慕的,不然我也不會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由有了些創作的壓力,也就有了時間的壓力,終究也不是沒有進頭。看起來是滿清楚的,所以在黑暗中,經過了一些以前經過的,或是第一次想見的,都還是讓他們先經過吧。儘管可能心中的綠?路?,可能就像黑暗中的十字架,再也沒有回去的機會,也想像可能擺脫哪些像車上放?的,就算是看小說也好,看電視也好。至於要不要補課式的書寫一些,東西,卻不是很確定。書寫的過程或許有幫助,但書寫的內容又不盡然,整體來說又滿花時間的。像是今天,大概寫了五個小時,跟這趟出門一樣,真的是很奢侈又珍貴的。

就像第一句話總是最難的一樣,最後一句通常也很困難。

但是,那麼,就先這樣。

***

自負與自卑
單純與完全

Positive

日夜交錯的時刻,ex.天亮,黃昏。
書寫,絕?輪?的書寫,無意識的書寫
看以前的東西
(聽歌)這太理性
疲倦
意識不清
酒精?
看小說
飢餓?
運動?打坐?
騎車的時候
遠離一切讓我拿得到樂器的時候?
放空

跟負面情緒(生氣或心情不好)不太一樣,不完全正相過,但是不舒服是一定的。

Negative

中斷,各式各樣的中斷。
手機
網路
電腦
練琴好像會變得理性

像蘭嶼病?像沙灘上睡覺那樣?沒有真的睡著但是也不會累。

1. 跟日常作息跟必須做的事情的安排
2. 這是開關,那什麼是peak?

***

2022.01.16

說走就走不然只是浪費時間

疲倦來自沒有做完的事

好像一直以來都是過去的自己在教現在的自己該怎麼做

我好像做了很多事,但一直都繞著那件沒有做的事,做來做去就是不去做他。

雖然我覺得好像有一個自己老是說過不去的坎,但是如果全力去做,早就做完了,是不是早就做完了。

Overdosed / balance

我好像也沒有時間感傷了,一直回頭看的動作也一直在desensitization ,所謂的沈浸式,好像又有一個有效率的(賞味期限)(幾個小時左右),平均的分配、被動的減法人生。

減法 剪髮 假冒 甲方 加碼 家門 加盟

五官 無關 九官 酒館 景觀 警官

闖關 破關 天關

我放了一個假

炫耀 不是 感謝 也要感謝自己

退休的節奏

但什麼樣的要多久才會慢慢進入狀況

我花了多久(前面長文)

其實心裡還有很多事情

其實心裡還是很慌

時間不夠用

還在想後面的銜接

什麼都馬上 身心俱疲

其實很多我答應你們的事情都超出我自己的能力範圍

如果我跟你說不

那真的是真的

真的剛好不行這樣而已

硬性 柔性 需求

說這麽多也許其實大家都一樣只是沒有講而已

來這裡想了很多,放掉的更多,花了很多超乎想像的多的時間才進入狀況。

我老爸剛退休時的身體不舒服(不透露病情)

我還是捨棄掉很多事情,然後選擇了一到兩件最重要最想做的事情,然後就時間還是不太夠。

看每年的生日文,擔心的都是一樣,放不下的還是一樣,沒有解決的,依然沒有解決,真真正正的徒增馬齒虛度光陰。

說走就走不然只是浪費時間

疲倦來自沒有做完的事

好像一直以來都是過去的自己在教現在的自己該怎麼做

一直在desensitization 的,生活也一樣,看什麼都一樣,恐怖片也一樣,搞笑片也一樣。回頭看的那些也一樣,週期越來越短。

有時候,連停下來看,停下來回頭看的時間都沒有,有明知看的話效果真的也不好,就一直一直pass經過,在黑暗中經過。

不再那麼撕心裂肺。

大家應該也都一樣,太overdose,到這邊也不對,那那邊(哪些邊?)也不對,只好假裝什麼都對,在這邊假裝是鳥類,在那邊假裝是哺乳類的,蝙蝠。

漢族 原住民 更正確的名稱

玻璃心 孤單感 剝離感

遠方旅居歸來的友人/而在同一個地方流浪的顯得更是風塵僕僕

相較於當初大概花了一個禮拜才比較進入狀況份、那些吵雜的聲音啊,我不知道在什麼時候的要花多少時間才會(再)進入什麼狀況。

迷路,沒有一次出門迷路這麼多次的。相較於一直趕走我讓我逃走的那些,這是不是在告訴我時間其實還沒到。

那為什麼在無法超越的南美跟印度(狀況尤其差)之下,之後,又會有蘭嶼病呢?

我們多的是什麼座標象限、三張桌子、五選三、番茄時鐘等等時間的管理法,或說是把自己四分五裂的方法…與其有這些管理法,不如趕快發明時間跳耀法(時間管理局),不如趕快發明宇宙航行法。

噪音 傾斜/白河時期 但沒想過那麼珍貴 以致於至今還是很常在裡面汲取能量

逃不出那噪音

魔幻 奇幻 magic 超現實

一開始就像是要結束

時間的尾端發散

海浪聲,甚至是不會停下來的。但海浪聲畢竟是海浪聲。

我好像需要更乾燥更溫暖的地方

反正也是隨便鋪鋪感謝台灣人做事隨便

這樣講又顯得無知

畢竟有那麼多因素牽扯

最後公正的結論就是大家可以接受但是也同時無法接受(換個想法

其實去頭去尾扣掉過年,我只有兩個禮拜又兩天之類的。

也沒有那麼魔幻,有了之前背後的現實一直拉住我的經驗,我想盡辦法排除了,卻還是不斷的被動被拉扯住。

浮躁(一首歌嗎

串流有因為網路訊號不夠而音質變差?

想念我的巨大音響,施工的人會來反映他們聽不到施工的聲音,影響了他們施工的情緒。

開很大聲的喇叭,老人年輕人,我真的開很大聲你們又受不了,惡鄰居啊1450啊。

蘭嶼病

Peak就是放大的感官

就是(放大)的小宇宙爆發啊

勃起是副交感神經

射精是交感神經

吸食安非他命就是全身都在射精而且放大一千倍

Stage 2

喜歡看著地圖的,可能不是只有特攻隊而已。

18 28 38 同一本書 德文的謝謝 一個形式

50mm 手動

追求一個不存在的東西 意義 存在 完美 狀態

It’s not a question but a problem

There’s no answer but a solution

Scrambled egg how I love your leg

Mamalade oh I can’t forget your face

一無所有的生活

到處跟人家說我要寫歌,很奇怪。但可能也就像讀書考試看書一樣,你可以在摩斯,但終究適合並能理解的場所還是少了一些。也許也只是搭配跟刻板印象,就像烏克藍綠其實一點也不童趣,但是在台灣就被連結的非常具有富含童趣。

像是退休…

文長慎入,簡單來說,就是我得到了一個月的長假,找了一個地方寫歌寫作,這樣,大家可以再跟我說一次生日快樂了。

當我說衝的時候就有人跟我說順走,當我想順著sign的時候就有說fight,還在流浪的人無法理解為何我要回家,家裡的人無法理解為何我還要逃。

世代巨大的隔閡

現實/文青

但也可能是只有我這樣而已

***

2022.01.27

花了大半年的努力,得到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找了幾個地方,寫了一些東西,只是跟預期的不一樣,但是跟想像的都一樣。

***

2022.01.31

可能大家都一樣

可能只有我這樣

***

2022.02.06

想起了很多事情,才發現自己忘記了很多事情。

那時還沒有攝影(從什麼時候開始算),還沒有貓,還沒有開始旅行,還沒開始寫很多東西,還沒喝過熱的咖啡,沒有奇怪的3C,上網只會看少少的奇怪的東西,可能還沒有搖滾樂。只有學校跟課業,只有吉他跟她。

坐在這裡想事情的我,在人家眼裡只是一個怪人而已。

為什麼這裡聲音很多,卻一直顯得很安靜。

***

二月六日。那時候只有,沒有後來,也沒有,什麼的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