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8.14.
之前我們練習時把吉他跟著降半音
已經告訴過你那些樂團這樣做的理由
但是那樣依然是技術的層面
如果拿降半音的琴彈Em的曲子就變成得彈Fm的指型
這樣反而違背了降半音的用意
之前我們練習直接降半音是為了直接採用該設定方便抓歌
在沒有vocal的情況下意義其實並不大
所以20th boy還是按照簡單的Em抓歌跟演奏吧
說真的rock裡面遇到bAm或bEm之類的
幾乎都是降音的設定
很少真的去挑戰主音有升降的調子
我收到了,不過最後一段不太懂
另外,小沙大人不是說降半音在刷扣時能發出比較飽滿的聲響
這是真的嗎?
這是邏輯問題
首先理論上是調降半音有比較飽滿的聲響
但是我覺得還是各有千秋(而且其實也還有其他理由)
這邊先當作降半音比較飽(1)
其次開放和絃或空弦音比較多的"指型"會比較容易演奏
在難易度跟熟悉度上都會帶來比較飽滿的聲響
所以指型上Em會比Fm常用 Am會比Bbm常用
注意這邊說的是指型(2)
所以經過排列組合後就有
a. 標準調音 + Em 指型 = Em調
b. 標準調音 + Fm 指型 = Fm調
c. 降半音 + Em 指型 = Ebm調
d. 降半音 + Fm 指型 = Em調
今天要彈Em調的話可以選擇a.或d.
但是d.所用的指型開放音比較少而且也不常用
我相信一定有人可以很熟練到沒有差別
所以根本性物理性上的問題就出來了
Fm的指型都不在弦的泛音位置上
所以聽起來就不會那麼飽滿
所以看古典樂通常都會指定調
為的就是聲響
流行或搖滾如果求的是飽滿就相對通常會選擇飽滿的調或指型
我們都已經在做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而已
又要趕上班
但其他沒提的細節
應該不影響要表達的概念
最後我要修正一點
有升降記號的和絃跟調的譜記應該如下
降E小三和絃 為 Ebm
而不是 bEm 也不是 Emb
升降記號要寫在主音的右邊
其他類推
2013.09.14:
雖然是樂器構造問題,最後會變成樂手能力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